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我们该如何解读这份文件呢?
一、《意见》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现阶段,城市安全发展风险和挑战日益增多,各类灾害、安全事故易发多发,危及人民生命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而城市的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稳定,亟需加强韧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安全治理现代化水平。
2020年8月,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中央网信办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以新城建对接新基建,引领城市转型升级,推进城市现代化。之后,等21个城市的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增强城市安全韧性提供了重要支撑的同时也成为各地扩大有效投资、激发增长动能的重要途径。
二、新基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什么?
城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也是扩大内需的主战场,为5G、物联网、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了最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创新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
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城建),是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城市建设治理融合创新的产物。它以信息平台建设为牵引,以智能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智慧应用场景为依托,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构建智能高效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是提升城市建设、运营、治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三、《意见》给出的建设方向和指导?
首先是阶段性目标:到2027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对韧性城市建设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到2030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推动建成一批高水平韧性城市,城市安全韧性持续提升,城市运行更安全、更有序、更智慧、更高效。
关于建设内容:《意见》提出,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发展智慧住区、提升房屋建筑管理智慧化水平、开展数字家庭建设、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完善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搭建完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强化科技引领和人才培养、创新体制机制、保障网络和数据安全等11项任务。
其中关于“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部分,包括了:深入开展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建立设施信息动态更新机制,全面掌握现状底数和管养状况。编制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行动计划,因地制宜对:城镇供水、排水、供电、燃气、热力、消火栓(消防水鹤)、地下综合管廊等市政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和智能化管理……。关于燃气部分着重要求:强化燃气泄漏智能化监控;严格落实管道安全监管巡查责任,切实提高燃气安全管理水平。
四、中交路桥科技优势和能力
中交路桥科技基于传统基建行业规划设计能力;充分发挥专家团队和专业团队、人员和设备优势;以及特检资质和服务能力;并和多所院校和机构合作,形成了物联网设备的研发和集成能力;在此基础上,叠加智慧化平台的研发和服务能力,自主研发了“城市安全运行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具备:
健康体检评估服务、风险信息管理、监测报警管理、风险预测预警、巡查巡检、联动处置、隐患上报与突发事件推送、风险防控、决策支持等九个子系统,可以支撑和覆盖“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运行监测部分) 和“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 的相关建设要求。
中交路桥科技依托于自身的综合实力,截至目前,已为多个城市和地区的城市更新项目项目的立项,提供了:整体(工程、平台、服务)咨询、技术方案编制、项建书/可研报告编制和资金申请等全方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