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交通运输部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低空无人机应用公路巡查检查先行试验项目的函》(交公便字〔2025〕205号)。全国共有 21个项目成功入选,标志着低空无人机在公路巡查检查领域的实际应用迈出了关键一步。桥梁方向两个试点主题(桥梁巡查盲区检查、表观病害与振动识别)前10个项目如下所示:
1、缆索体系桥梁无人机智能巡检技术研究与应用
· 牵头单位: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 主要内容:项目团队研发了系列智能巡检装备,开发病害智能识别算法,建立智能巡检管理平台,全面打通了“定时排班 → 自动采集 → 数据传输 → 病害智能识别 → 数据管理 → 巡检报告自动生成”全流程链路,构建起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巡检模式,实现桥梁巡检的无人化全覆盖。该模式大幅提升了巡检效率与识别精度,显著降低了人工风险,为桥梁本质安全提供了保障。
信息来源:车路协同自动驾驶
2、矮寨大桥无人机自动巡查
· 牵头单位: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主要内容:矮寨大桥作为世界级特大跨径桥梁,长期存在人工巡检难度大、效率低、安全风险高等问题。该试点聚焦行业痛点,突破 高精度航线规划、AI智能识别、数字孪生定位 三大关键技术,打造了“自主巡查—智能分析—闭环管理”的智慧巡检体系。项目在大桥两侧部署 2个智能机巢,规划 10条标准化航线,实现 7×24小时待命,巡检覆盖率由30%提升至70%,全桥巡检时间由数天缩短至 6小时。同时,智能识别算法显著提高螺栓缺失、钢结构锈蚀等典型病害检测精度,三维孪生定位可实现病害毫米级映射,为养护施工提供精准指引。系统具备出色的环境适应性,能够在 -30℃至50℃ 及风雨沙尘条件下稳定运行。
矮寨大桥高精度数字孪生模型
矮寨大桥机巢安装位置与实景
3、杭州湾跨海大桥无人机智能巡检应用试点
· 牵头单位:宁波市杭州湾大桥管理有限公司
· 主要内容:依托无人机低空智能巡检技术,面向跨海特大桥开展应用试点,探索跨海桥梁数字化养护模式。2018年开始采用无人机进行索塔外表观检测,2021年启用混凝土箱梁无人机定检试验,经过几年的摸索和经验积累,在检测单位、技术支撑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开发出了无信号区域精准定位、桥梁图像拼接、病害智能识别等关键技术,实现无人机对桥梁的智能巡检。
4、高速公路桥梁智能巡查及安全风险态势感知
· 牵头单位: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要内容:构建无人机+智能感知模式,实现桥梁运行风险的早识别、早预警,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5、桥梁“全方位全无人”常态化智能巡查研究与应用
· 牵头单位:厦门路桥建设集团养护工程有限公司
· 主要内容:打造“无人化巡查员”,实现桥梁全方位、全时段、全流程的常态化智能巡查。
6、基于AI智能算法的无人机桥梁盲区检查
· 牵头单位: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主要内容:贵州省兴义公路管理局联合贵州省公路建设养护集团,在S105线贞丰段(K216-K246)开展无人机自动巡查试点。项目布置 2架无人机、5个机场,采用“蛙跳式”续航方式,覆盖 30km路段,实现全线自动巡查。无人机依托高清摄像头与传感器,对路面、路基进行全方位扫描,视频实时回传并接入AI目标检测系统,自动识别裂缝、坑槽等病害,生成巡查报告,为日常养护管理提供精准支撑,推动公路巡查向 数字化、智慧化 转型。
7、山区国省干线公路桥梁无人机智能巡查应用示范
· 牵头单位:重庆市公路事务中心
· 主要内容:针对山区复杂地形环境,开展无人机智能巡查示范应用,探索适应性巡检模式。
8、融合无人机与AI大模型的特大桥结构高精度检查与运维决策
· 牵头单位:浙江嘉绍跨江大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主要内容:融合无人机巡检与AI大模型,实现特大桥结构高精度检测与智能化运维,项目已顺利通过验收。一是高效应急处置:无人机可常态化巡查桥面,突发事件可快速响应、现场勘察,并将信息实时推送至应急平台,为指挥决策提供精准依据,显著提升应急效率。二是智能化巡检模式:结合无人机定期巡检与三维建模,可精准识别桥梁外观病害,并在三维模型中直观展示,实现从“人工排查”向“智能诊断”的升级。三是AI智能分析:搭载AI识别算法,可主动识别船只、车辆、人员及结构缺陷,并实时推送预警,为管理平台提供可靠数据支撑,实现智能监测与主动预警。
9、桥梁无人机智能巡检技术试点应用
· 牵头单位: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创新研究院
· 主要内容:项目旨在推动无人机在桥梁养护中的应用,打造新一代智能巡检模式。通过低空无人机与北斗导航、5G通信及数字孪生技术融合,解决巡查效率低、覆盖不全、安全风险高及灾后响应滞后等问题,树立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提升桥梁巡查效率和应急响应能力。山东高速集团此前在无人划线车、智能巡检车、爬壁机器人等技术上已取得成果,为试点顺利推进奠定基础。下一步将开展深度学习病害自动识别、三维病害精细定位及拉索内力快速识别等研发,建立无人机智能巡检方案及数据安全标准,探索低空应用场景,为公路交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10、缆索体系跨江大桥精细低空智能巡检系统及示范应用
· 牵头单位:南京空地数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要内容:跨江大桥精细化低空智能巡检系统已实现对桥梁关键部位的精细检测与示范应用。系统依托5G与边缘计算实时传输数据,利用弱监督学习技术自动识别裂缝、锈蚀等病害并持续优化模型;同时构建高精度数字孪生模型,将病害位置及演变趋势三维可视化,支持历史数据对比与科学决策;此外,通过无人机视频测振技术可一键完成拉索索力评估,替代传统人工检测,实现高效、安全的智能巡检。
这十个项目既包括世界级大桥的常态化无人机巡检,也涵盖山区复杂环境的示范应用,更融合了AI与大模型赋能的高精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