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6日,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城市与市政管理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主任、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原一级巡视员贾明雁一行到访参观中交路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路桥科技”),专委会副主任、秘书长单位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吴江寿、专委会会员北京智城联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良也一同参加。贾主任一行先后实地参观了中交路桥科技中心试验室、智慧展厅,就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城市安全及桥隧轻量化监测技术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01会议交流Meeting Exchange
座谈会上,贾明雁主任介绍专委会是中国市政工程协会的19个直属分支机构之一,致力于强化城市管理和市政管理同行间的联系及合作,加强城市管理统筹协调,推动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立“一委一办一平台”工作体系,推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与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促进城市管理及市政管理行业的繁荣和发展。
中交路桥科技负责人向贾明雁主任一行详细介绍了公司发展历程、技术布局及核心成果。中交路桥科技以“城市安全守护者”为使命,构建起覆盖公路、铁路、市政基础设施的全链条技术服务体系。自主研发的桥隧轻量化监测事故报警系统及智能仪器设备,直击桥梁监测痛点难题,打造轻量化监测新方法,鼎力保障城市桥隧安全。
吴江寿副总裁表示,在风险评估标准体系、物联网感知设备、工程化服务、监管平台模型研究领域,数字政通与中交路桥科技的契合度极高,并且高度认可公司在科研基础和实力方面的优势,并表达了期望能与公司建立长期稳固合作关系的愿景。
杨良总经理介绍了智城联合公司核心业务,专注智慧城市信息化服务,核心业务覆盖地下管线三维AR可视化、探测定损、城市安全监测预警等技术,提供管线普查、施工安全主动防护及动态数据更新服务。此次交流座谈初步达成了专委会与企业间协同推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的重要意愿,通过企业技术优势与协会资源整合能力互补,为全国城市安全治理提供新范式。
• 技术攻关与场景融合
依托企业自主研发的智能传感设备、数字孪生平台等技术成果,结合协会搭建的跨行业数据共享机制,重点突破桥梁、隧道、公路和地下管网等关键领域的动态监测预警难题,构建“全时段-全要素-全链条”风险防控体系。
• 试点应用与标准共建
选取典型区域开展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试点,针对风险场景部署智能监测设备,形成可复制的风险评估模型,并联合制定行业技术规范及标准。
• 成果转化与产业赋能
通过协会组织的全国性行业峰会、技术培训等活动,加速轻量化监测理念和方法、智能监测设备、数字孪生系统等创新产品的产业化应用。
02参观试验室Visit the Laboratory
(贾明雁主任一行参观中交路桥科技中心试验室)
贾明雁主任一行深入探访了这座占地超2000平方米、设备总投资逾1300万元的“技术心脏”。贾明雁主任一行人对试验室“硬核”实力频频点头。桥梁伸缩缝检测装置、全自动萃取分析仪等百余台精密仪器与特种作业车列阵,彰显“检测-分析-验证”一体化技术闭环。试验室内,高精尖设备阵列有序运转,是中交路桥科技“用数据筑牢安全基石”的最佳诠释。
03参观智慧展厅Visit the Smart Exhibition Hall
(贾明雁主任一行参观中交路桥科技智慧展厅)
中交路桥科技展示了自主研发的智能仪器设备,围绕声光报警器、桥梁(动/静)检测综合分析仪、动态称重仪、北斗GNSS智能接收机、各类数据采集仪等,智能仪器设备的研发使得中交路桥科技智慧市政领域的底层技术逻辑形成了完整的闭环。
中交路桥科技自助研发的桥隧轻量化监测事故报警系统,引入了光质心寻迹算法与相机扰动消除算法的融合算法,集成了先进的测试传感技术、信息处理分析技术、结构分析和数学理论等多领域的技术,实现快速识别结构物损伤、失稳等状态,经过智能分析提前识别潜在风险,及时发出预警及报警信号,为应急响应争取宝贵时间,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为结构物安全运营保驾护航。
未来,中交路桥科技将始终以“技术驱动安全”为核心,持续深化智能监测技术研发,加速构建覆盖“感知-预警-决策-运维”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携手行业伙伴共筑城市基础设施安全防线。公司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前沿的科技、更精准的服务,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智慧动能,让每一座桥梁更稳固、每一条隧道更安全,以科技之力守护万家灯火,书写新时代基础设施安全守护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