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路桥科技是从事工程检测监测、城市安全监测预警与评价、数字智能化研发为一体的复合型高新技术集团企业。
新闻资讯
武汉地铁引入北斗,隧道监测频率提高至“秒级”
更新时间:2022-05-16 14:13
  |  
阅读量:
字号:
A+ A- A

记者从武汉地铁集团武汉市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获悉,一种依托物联网技术、云端服务的“地铁结构实时自动化监测系统”科研项目通过专家验收,将地铁隧道监测频率提高至“秒级”。

测量仪器在隧道内测量。通讯员罗赤华提供

当天下午,项目验收会在武汉大学国家卫星导航定位研究中心召开。会上,承担项目研发的武汉市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及武汉北斗轨交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这套系统围绕地铁隧道结构实时动态监测需求,融合摄影测量、图像处理、亚像素识别等技术,成功研制一种非接触式、布设灵活的高精度实时位移监测系统。

“针对地铁结构监测现有的瓶颈,先后与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调研,最终确定采用以近景摄影测量为原理的视觉位移技术为突破,利用视觉方法进行地铁内的结构监测。”项目组负责人介绍,一台测量仪器最远测量有效距离可达300米,最大测点数量可达100个,200米内的测量精度可达到正负1毫米。



测量仪器。记者陶常宁 摄

“我们还提出一种基于近景摄影测量的亚毫米级监测算法,不受环境光干扰,通过滑动平均和剔除粗差算法,有效解决了列车行驶震动影响等问题;同时,还研发了被动光源图案式标靶,自动计算观测站到测点之间的距离,实现标靶动态跟踪与解算。”该负责人介绍。

在武汉地铁一条在建线路盾构下穿既有线路时,采用该测量仪器对隧道进行变形监测,与目前采用高精度全站仪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测量数据一致,且优势明显。

项目负责人介绍,与传统方法相比,视觉位移技术节省成本,减少仪器数量,降低维护成本,可以远程操作。通过监测,可以了解隧道的变化趋势,分析出有价值的成果,对地铁设计、建设、运营、保护起到参考作用。

“这项技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创新性”,专家组组长刘经南院士对本次项目研发给出了高度评价。

(长江日报记者陶常宁 通讯员袁永华 罗赤华)


上一篇:
湘西吉茶高速利用桥梁检测车对管辖内的桥梁进行全面体检
下一篇:
漯河组织专业桥梁检测人员操作机器人,对水下桥梁桩基进行勘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