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员在操作监控
雷达检测车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卢成汉 通讯员 李军
26日,武汉市江汉区城管执法局专门请来两台“神器”为马路做“CT”。这两辆检测车将对该区140多条主次干道,共187公里的道路进行检测,便于发现道路隐患,及时进行维修,提高道路安全度和舒适度。
当天,极目新闻记者乘上检测车,见证了这两款“神器”的能力。
可无损检测道路内部结构
26日下午,极目新闻记者在江汉区云飞路附近一停车场内,看到了两辆尾部与众不同的车。其中一辆车的尾部,有一个三维雷达检测器。该车是汉阳市政公司的专业车辆,价值270万元。
“这个雷达检测器,通过16条雷达反射波,对道路路面以下3-5米范围内结构,进行安全隐患和内部结构质量检测,可以判断道路下方是否存在空洞、脱空、富水和大范围土层松散区等病害。”技术人员曹锋告诉记者,这样便于找出可能诱发道路塌陷的深层隐性病害,并针对检测出来的疑似隐患,进行复核验证和风险评估划分等级,及时发现道路塌陷隐患,有效预防事故发生。
江汉城管道路桥梁管理中心负责人李丹丹说,传统检测道路地下情况时,必须开挖或钻孔,不仅成本较大,检查路段可能还需要打围,影响路面交通。利用三维雷达检测车就可以用无损的方法,从地上看地下,就像是给道路做“CT扫描”,非常便捷。
而针对道路塌陷问题,以往只有在道路出现塌陷、沉陷事故时才能发现并进行维修,利用三维雷达检测可以提前识别出道路地下空洞隐患,及时进行预防性维修。
另一辆综合检测车尾部,则安装了几只高清探头和GPS,车辆经过之处的道路是否平整、是否出现裂纹、车辙凹凸等病害,都可一一“扫描”出来,“有图有真相”,为有关方面制定养护管理方案提供依据,以便进行科学管理和长远规划。
行驶一次就可得到精准数据
当天,极目新闻记者跟随技术人员上车,实地采访。
下午3时许,综合检测车从汉口云飞路驶向常青路。行进2000多米,车辆行驶平稳,没有感到有较大的起伏。
“常青路抗滑能力和平整度符合要求。”车内操作监控器的技术人员指着监控器上的数据说,在这样的道路上行驶,司乘人员都会很舒适并且安全。
检测了2000米的路段,技术人员李丹丹告诉记者,发现了路面上有2条长约1.5米左右的裂纹,虽然病害十分轻微,但会提示进行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
李丹丹说,过去每个道路检测指标,需要人工携带仪器选点检测,速度慢且不安全,数据精确性和科学性难以得到保证。综合检测车不需要人工现场检测,车辆在道路上行驶一次,就可以得到精准的数据信息,同时还有效保障了检测人员安全。
在淮海路上,三维雷达检测车行驶了近3000米。行进中,记者看到,监控器中出现三角形的曲线和振荡线。技术人员曹锋说,这分别是排水管线和窨井盖。
突然,监控器里的灰度图黑白线明显亮于周边,“在道路下1米左右处,疑似出现小小的空洞。”技术人员曹锋说,车辆行进中发现,在道路下方1.2米处,存在疑似道路基础出现沉陷。“这可能是土质疏松。”他表示,具体情况,还要人工实地进行复测,最后才能确定问题所在。